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汽集团”:601238)2月4日晚间公告称,曾庆洪因到龄退休,申请辞去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委员职务。
曾庆洪,1961年7月生,接近64周岁,超过国企任职60岁的限制,其为正高级工程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7年,曾庆洪就加入广汽集团,前后在公司任职28年时间,并自2005年6月起至2016年10月任副董事长,2005年6月起至2016年11月任总经理,自2013年6月起至2016年11月任执行委员会主任,自2008年8月至2016年10月兼任广汽工业集团副董事长,自2013年7月至2016年10月兼任广汽工业集团总经理。
除了在广汽集团任职,曾庆洪还担任多家子公司以及控股股东高层,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兼任广汽丰田董事长及广丰发动机副董事长,2008年8月至2013年6月兼任广汽乘用车董事长,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兼任广汽吉奥汽车董事长,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兼任广汽菲克董事长;此前还曾任广汽商贸董事长,广汽部件董事长,广汽日野董事长,广汽本田董事及执行副总经理,以及广汽工业集团及广汽集团副总经理等职。
2016年10月,曾庆洪出任广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同时兼任广汽工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
广汽工业集团正是广汽集团的控股股东,持股超过53%,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实际控制人则是广州市国资委,是广州市属核心的上市企业。
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是,曾庆洪在广汽集团发展中留下较深印记,公司在其卸任公告中并未对其有过多正面评价,只简单的表示:公司董事会对曾庆洪先生在任职期间为公司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曾庆洪出任广汽集团总经理、董事长前后超过16年时间,公司先后于2010年8月、2012年3月在港股、A股挂牌;其营收从2008年的69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297亿元,累计增加大约18倍;归母净利润从2008年约16亿元,增加至历史最高的109亿元,但发生在2018年。
随后广汽集团的利润掉头向下,2023年归母净利润还剩下45亿元。此外,根据业绩预告,广汽集团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亿元到1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73%到82%。
而这一切应该和新能源汽车席卷全球市场有关,国外品牌有特斯拉,国内则由比亚迪、造车新势力等,而传统车企也有赛力斯、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在新能源赛道搏击。此前,广汽集团在燃油车赛道取得的江湖地位,并不能同步迁移到新能源汽车赛道上。
接替曾庆洪出任董事长的是现任总经理冯兴亚,1969年出生,现年56岁,工商管理硕士,2004年12月起在广汽集团任职,在公司任职近20年,其历任广汽丰田销售部副部长、副总经理、执行副总经理、董事,2008年7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2015年3月起任董事、2016年11月起任总经理,其在总经理任职超过8年时间。
冯兴亚现任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并兼任广汽传祺董事长、广汽埃安董事长、广汽国际董事长。冯兴亚还当选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
根据年报披露,冯兴亚2023年薪酬281万元,比2022年的398万元减少117万元,还直接持有69万股。多位高层薪酬超过200万元,而董事长曾庆洪薪酬为133万元,并持有大约40万股。
截至2月4日,广汽集团总市值不到900亿元,股价8.6元,和历史高点近20元相比,腰斩不止。